科普花开香满园 硕果累累全民享——舒城县科普工作纪实
近年来,舒城县科协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全面落实省市科协关于科普工作各项决策部署,不断提升基层科普服务效能,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科技支撑。
目标责任考核与奖励机制并行,大力推进科普工作。舒城县结合实际,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,将科普工作纳入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。对在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。今年的科技工作者日,对全县10名“最美科技工作者”进行了表彰。
建立应急科普工作机制,强化科普宣教工作。舒城县组织开展“科技下乡”“科普大篷车巡展”等特色宣传活动,每年结合“三下乡”,“科技活动周”“全国科普日”,采取科技咨询、科普讲座、科普展板、科普画册、课堂培训、现场指导和惠民义诊等方式,举办各类科普活动40场次以上,参与科技志愿者8000多人,参加群众20000余人,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。全县13776名科普中国信息员传播465099次优质资源,切实营造了良好的科普宣传氛围。
强化科普阵地建设,助力科普渠道多样化。近年来,舒城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设施、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、社区等载体,不断加强科普阵地建设。截止目前,舒城县龙河口水库纪念馆、舒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被认定为市科普示范基地(2022-2025年度),舒城县农科所升级被评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。
强化科技志愿服务,助力乡村振兴。舒城县按照“科普惠人人、人人来科普”工作思路,积极推进科技科普宣讲宣传服务进农村、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机关活动,努力通过科技文化下基层志愿服务促进地方经济文化融合发展,把党和国家各方针政策及科技科普文化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,助力乡村振兴。组织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加入科技志愿者队伍,持续完善各类队伍人才信息库,涵盖医疗、农业、教育、人文等方面人力资源。同时成立县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,设立乡镇(街道)科普志愿服务小分队,按照“年有计划、月有主题、周有活动”的思路,将科普志愿服务纳入文明实践活动,形成常态化志愿服务品牌。
“三级”联动,强化效能提升。按照县、乡、村“三级”工作联动模式,吸纳本地区“三长”到乡镇(街道)科协兼职挂职,构建全民参与、共享“大科普”格局。推动科普文化下沉到乡村、社区、企业,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。在全县形成了党委领导、政府推动、科协牵头、各部门协作、全社会参与“创普”的工作格局。
风正扬帆正当时,舒城县将以“创普”为契机,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,在服务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更有作为,强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让科普之花满园飘香,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舒城贡献科技力量。